地址:蘇州市相城區(qū)太平鎮(zhèn)聚金村(尤?。?br />
電話:0512-65432858
傳真:0512-65432403
郵箱:szjnylgj@163.com
聯(lián)系人:
孫 13771716210
北京磚雕具有歷史悠久;雕刻精致特點;同時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和濃厚的民 磚雕族風格。在建筑上應用很廣,通常多用在大門、廊子、花墻、迎壁、花窗等處。題材以花卉為主,動物、人物比較少。技法有浮雕、透雕和線刻。風格樸實、健康、穩(wěn)重。圖案構(gòu)成嚴緊飽滿。如:卍字不到頭、回紋、等鏤空雕刻。長城古建——北京磚雕。
蘇派磚雕 蘇派磚雕蘇派磚雕是南方地區(qū)磚雕藝術典型代表之一,明代較典型、樸素,清朝特別是康熙、乾隆以后有很大發(fā)展和提高,形成了自己精細典雅的裝飾風格,被譽為“南方之秀”。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磚雕門樓字碑大都是名人題字,精美的書法和典雅的磚雕往往相得益彰,使蘇州磚雕更添了幾分濃厚書卷氣。蘇州曾經(jīng)擁有二百余明清時代的磚雕門樓,可惜大部分都被湮滅。隨著現(xiàn)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對古老藝術的回歸,門樓磚雕重又為人們所鐘愛,許多現(xiàn)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歡飾以門樓嵌以磚雕。
天津磚雕天津古代建筑的磚雕題材豐富,刻工精良,以薊縣和天津的市區(qū)的寺塔、府第、會館、民居為代表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。天津早期的磚雕,是先在磚坯上雕塑,制模后入窯燒成雕磚,然后稍做加工,即可用于建筑的貼面裝飾?,F(xiàn)在的薊縣白塔等三座遼代時期的古塔,就是采用了這種工藝裝飾。由于工藝復雜,成品率低,后來逐步由窯作制件,轉(zhuǎn)變?yōu)樵诔善反u上的雕刻。清初,天津由衛(wèi)改州升府,地方經(jīng)濟獲得以迅速發(fā)展。一些家財顯赫的鹽商、糧商、運商紛紛興園林、造別墅。嘉慶、道光年間,天津“八大家”陸續(xù)建成豪華的宅院,但是因為受當時清廷對民居建筑等級、規(guī)格的限制,不能像北京皇宮、王府那樣紅墻綠瓦、金碧輝煌;又不愿意學江南文人園林的清幽淡雅。為了活躍建筑的氣氛和顯示自己的富有,大都采用精美的磚雕對住宅進行裝飾,因此促進了天津磚雕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天津的磚雕的內(nèi)容大至可分為:吉祥圖案、亭臺樓閣、神話故事、民間傳說、世俗生活、花鳥走獸、博古、嬰戲、古典小說、文字與圖案共十大類。磚雕的題材內(nèi)容是根據(jù)安放的部位不同而變化的。如門樓和影壁上多刻“三星高照”、 “韋馱進財”。而屋脊上則常用“平出三級”等圖案。
天津磚雕以完整美觀、莊重大方的藝術風格著稱,往往在一件磚雕作品中使用了浮雕、透雕、淺刻等多種高難度的雕刻技法。在在天津的古建筑中,現(xiàn)存磚雕部分保存較好的有清真大寺、廣東會館、城里和楊柳青民居。其中的楊柳青民居的磚雕被譽為很有特色,如:八角凸雕——八卦圖案為天津磚雕僅見。
天津磚雕,清代咸豐以后大興。“八大家”住宅的影壁、摶風頭、木門窗外廓、門楣,都有精美磚雕。為點綴山墻、后檐墻的大平面,有時也裝飾著磚雕小品,極盡華美。在技術上,天津馬順清、馬少清還發(fā)明了“貼磚法”,增加磚的厚度,雕刻后加強景深與層切。天津磚雕的特色鮮明,除傳統(tǒng)吉祥紋樣外,還有些屬本地風光,如城樓、鼓樓、橋梁及亭臺等。
磚雕-山西磚雕 山西磚雕山西磚雕磚雕的特點:一是土質(zhì)特好,經(jīng)久耐用;二是花樣繁多,套路頗大;三是畫工精細,刀工別致;四是譜系名確,傳承有序。
隋朝、唐朝、宋朝、元朝以來,從山西境內(nèi)諸多寺廟磚瓦中,均可看到雕刻痕跡。特別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兩百余年中,隨著晉商的崛起,境內(nèi)各村各社建造壇廟寺觀蔚然成風“一顆印”式的“四合院”到處林立,一條條用磚瓦建筑的大街再肆出現(xiàn)。脊領、影壁、花墻門樓等磚雕工藝品的市場需求量、很大。這就客觀地促進了山西磚雕技藝的發(fā)展。民間相傳,到清代中后期。境內(nèi)平均四個村莊中便有一座小磚窯,而且每座磚窯均可燒出“花貨(即磚雕)”。當時,境內(nèi)窯王堡、小王村、大常村、東木莊的磚雕花樣繁多,產(chǎn)量頗豐,銷路也很遠?! ?br />
徽州磚雕 安徽徽州(今安徽歙縣)的磚雕,主要用在門樓、門罩、飛檐和柱礎等上面。古代磚雕多以浮雕為主,少數(shù)也有線刻的?;罩萁ㄖ嘤们嗷疑奈菁购臀蓓敚┌椎姆蹓?,水磨青磚的門罩、門樓和飛檐等,門檻和屋腳(升高地面一、二尺)皆用青石或麻石,有的人們也用水磨青磚平鋪,而后用圓頭鉚釘固定在木質(zhì)門板的表面。象這樣的整體建筑,磚雕裝嵌其中,十分和諧協(xié)調(diào)?;罩荽u雕的圖案,有花鳥、人物、戲出、生活場景和吉祥紋飾等。工藝精細,雕刻工整,運線流暢,主題突出,層次分明。安徽省博物館藏有《郭子儀上壽》、《百子圖》等,都是徽州磚雕的代表作,表現(xiàn)出高超的技藝。
徽州磚雕歷史源于宋代,至明清而達極盛。明代雕刻粗礦、古樸,一般只有平雕和淺浮雕,借助于線條造型,而缺乏透視變化,但強調(diào)對稱,富于裝飾趣味。清代雕刻細膩蘩復,構(gòu)圖、布局吸收了新安畫派的表現(xiàn)手法,講究藝術美,多用深浮雕和圓雕,提倡鏤空效果,有的鏤空層次多達十余層,亭臺樓謝, 樹本山水,人物走獸,花鳥蟲魚集于同一畫面。
蘇公網(wǎng)安備 32050702010582號